笔趣阁 > 继后 > 第455章 番外:姑娘与娘娘

第455章 番外:姑娘与娘娘

笔趣阁 www.184185.com,最快更新继后 !

    家里的想法很一致,就是找个门第不那么显赫的,家里人口少一点,关系简单一点,没什么腌臜事的。

    家里人一点都不着急,才多大,还有几年呢,十七岁出嫁一点都不晚。

    没有一个家里人想过皇宫,也没想过宗亲。

    甚至,就连同为侯府,家里人都没想过。

    赵家人一向有自知之明,他们知道自家不成器,女儿如果要高嫁,势必是要受委屈的。

    他们就护不住了。

    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他们行动的太慢了。

    十六岁,还没给三姑娘定下亲事。十六岁,皇宫里的旨意送到了昌茂候府。

    继后,这真的是谁也没想到的。

    临水记得那时候的侯府,大家叩谢天恩,真正欢喜的人没几个。

    大家的态度更像是惶恐不安。

    皇宫距离他们太远太远了。

    宫中太后派来了教导礼仪的宫女,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她们家姑娘彻底失去了自由。

    往后的每一天,都是不快乐。

    她再也没机会在花园里说笑玩闹,每走一步都有规矩,每句话都有规矩。

    就连笑,弧度都有规矩。

    行止坐卧,每一处都需要改。

    姑娘其实不愿意什么都改,成为皇后或许是许多女子的渴望,陛下也还年轻,英氏皇族的男子们样貌都出众,便是没见过,也知道陛下定是不丑的。

    姑娘也是一样,她也有期待。

    但是需要她改掉过去的一切,她还是不愿意。

    只不过,到了如今,已经没人再能叫她自由的玩耍了。

    那几个月,临水照花也一起学规矩,她们主要学的就是谨言慎行,以及给娘娘们行礼的姿势。反倒比姑娘轻松。

    那段时间,一向不爱哭的姑娘哭过好几次。

    因为时间紧,她学的真的很累。

    尤其是最后那些日子,光是学册封那一日的规矩,就累的不得了。

    可姑娘的册封礼并不是如陛下册立元后时候那样在太极宫大办。

    姑娘只是随着陛下去太庙磕头,然后在凤仪宫接了册宝就可以了。

    哦,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姑娘,而是娘娘了。

    这便是临水生命的第二个部分。

    皇宫里的生活一开始还是可以的。

    娘娘毕竟是皇后,没有人敢明着难为娘娘。太后和陛下也维护娘娘,所以还是很顺利的。

    可是渐渐的,就不一样了。

    陛下只与娘娘恩爱了短短的时日,就不再常来了。

    娘娘日复一日的开始焦躁,每每早上请安的时候,她看着美丽的贵妃,看着有儿子的贤妃和李昭仪,看着那些漂亮的嫔妃,她很不安。

    越来越不安。

    唇枪舌剑,她永远说不过那些女人,可她们又好像没说什么过分的话,皇后也不能罚。

    娘娘记得自己需要做一个好皇后,可该怎么做呢?

    后来临水很多次都想,姑娘在侯府快活了十六年,从未想过进宫,她不懂得怎么在皇宫生存是正常的。

    可当时,临水也是心急的。

    丽妃无子就封妃,陛下更少来凤仪宫,便是来了,也不留宿的时候多。

    越是如此,娘娘就越是心急,她想要抓住陛下的恩宠,却什么都不能抓住。

    她又想,如果抓不住恩宠,就抓住权势吧。

    可她太稚嫩了,不管做了什么,都容易被人识破。

    可要是什么都不做,又显得她无能。

    她越来越焦躁,越来越不安,也就越来越容易做错事。

    直到她听了太多流言蜚语,伸手去了行宫。

    陛下给娘娘面子,叫她跪在凤仪宫内,外头没人知道,可是娘娘淋了一场雨。

    其实就算没有罚跪,没有那一场雨,娘娘也要病倒了。

    只是有那一场雨,有罚跪,她病倒的更快。

    那个时候的临水紧张得很,可也没想到,那就是自家姑娘最后的时光。

    她病的越来越厉害,可后宫的事不能没人处理,过往两年多,娘娘处理的并不好。

    所以太后做主,叫贵妃先代理后宫事务,说等娘娘病好了就叫她再管。

    过后看,其实无可厚非,总不能因为皇后病的起不来就没人管后宫的事了吧?

    可是对于那时候的娘娘来说,这也是一重压力。

    谁也不知道,就在那一年秋天,娘娘悄无声息的去了。

    就在那前几日,太医就说娘娘病的很是凶险,甚至殿中省都开始预备了。

    可几日后,娘娘却渐渐开始恢复起来。

    一开始,临水其实什么都没发现。

    娘娘的病并不是一下子就好的,也用了几个月。

    她好多了之后,不管是宫务还是别的,都没提起一句。

    那时候临水开始怀疑。

    后来,娘娘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每走一步,每说一句话都跟过去不一样。

    她一开始像是没有谋划,而是随波逐流。

    但是却渐渐在陛下那崭露头角。

    临水那时候,就差不多确定了。

    这世上没有谁能病一场起来就性情大变的。

    这个变,包括饮食习惯,装扮喜好都变了。

    她也听过借尸还魂和精怪夺舍。她轻易就确定是前者。

    说不清楚的感觉,她觉得这位娘娘性子很好。她跟姑娘的性子一点都不一样,但一开始临水就感受到了善意。

    其实,她也知道贴身伺候的人会看出来,所以她没有试图隐瞒过。

    张嬷嬷出宫早,她应该是不知的,可临水确定照花也知道。

    只是照花一向不多说一句话,她要不想,谁也不会看出她的心思。

    她们两个也没有提起这件事,就这么都默认了。

    她们的三姑娘到底是悄无声息的死在这红墙之内了。

    可这位新娘娘,她真的很好。

    她风趣,和善,博学。她看临水照花等丫头,或者看那几个宫人的眼神,临水不知怎么形容,那种眼神,那么平常。

    她看陛下的时候也是那样的眼神,她看大家的时候,都是一样的眼神。

    她发自内心的欣赏贵妃的美貌,她总是不紧不慢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她知道这个皇后该怎么做,她一点也不着急,她慢慢的走,一步步的走。

    临水跟着她,看着她,学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