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轮转 > 3、出人预料的结局

3、出人预料的结局

笔趣阁 www.184185.com,最快更新轮转 !

    公司这几天笼罩在一股失败的气氛当中,现在公司上下都知道公司领导集体去象山求援,让人家当猴耍了的事情。在公司职工的心中,这个结果再一次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年轻人就是不行。高义干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过去老说人家高义强势、狡猾,鬼心眼子多,正是因为这些强势和狡猾,才没人敢耍他,他耍别人还差不多。

    不仅如此,现在象山矿王玉新的那句“超规格接待,一两煤不给”的接待方针,已经演变成公司内部的流行语了,不管干什么事,都会用到这句话,比如别人求你办个事,你明明办不了,但不说办不了,而是说:可以超规格接待,但事情办不了。

    从王健和杨东的角度来说,让人家耍了是小事,原来公司不是也耍过人家吗?职工调侃两句也不伤筋动骨,愿意说就说去吧。关键是煤从哪儿来?这几天煤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突出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生产了。如果真的因为买不到煤而影响到生产,导致国家重点产品的合同完不成,那就不是撤谁职的问题了。

    公司一方面向省政府、省国资委、省经贸委、省计委打紧急报告,希望省里能协调有关部门,支援一定量的煤碳,以解燃眉之急。二是调动一切关系,看能否搞回煤碳来。

    正当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原料处长李宜民急匆匆的找到杨东对他说:象山煤矿的李建业副矿长找他,希望他能给李建业回个电话。

    杨东一想起那个农民一样的李建业,心中的气就不大一处来,回电话,回电话干什么?我们就是要买你们一点煤嘛,公司的主要领导,带着礼物,亲自上门,结果你们一点面子也不给。让我们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你们到底想怎么着?不管怎么样,我们也是特大型国企,拔根毛比你们这小煤矿的腰都粗,别以为这几天煤紧张,你们就牛气冲天,天下的事就是这样,风水轮流转,现在煤碳市场好,过一段不一定好,企业之间不就是说个相互帮助、相互支援吗,现在你们把事做成这样,以后不要怪我们不够意思。

    看杨东阴着脸不说话,李宜民小心翼翼的劝了他一句:“杨总,在这个时候,李建业专门打来电话找你,肯定是有什么非要说的事情,不妨你回过电话给他,看他说些什么,我们好商量对策。”

    杨东想了一下,和李宜民要过电话号码,用座机打了过去。电话通了以后,杨东说:“你好,李矿长,我是杨东。”

    李建业回了一句:“你好,杨总。”后,沉默了几秒钟又说:“那天的事真是对不起,希望还是不要计较为好。”

    听了他这话,杨东差点和他嚷起来,我们这边急得火上房了,你还劝我们不要计较那天的事,计较不计较,事已经过去了,还要怎么着?我们现在哪有时间去计较你一个小煤矿?我们计较的是在哪能买到煤,只有买到煤才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但在电话里又不能这样说,只能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没事,各有各的难处。”

    李建业长出了一口气:“杨总能这样说,我也就放心了。今天找你是和你说一个事情。”

    李建业告诉杨东,象山矿近期确实生产压力大,南方突然出现的雨雪天气,对煤的需求量猛增,导致使生产任务更加紧迫。现在国家催的很紧,计划外用煤一吨也没有。他知道杨东他们急用煤,就帮着和泉城矿务局联系了一下。泉城的煤也紧张,但泉城煤矿比较小,计划内任务压力不是很大,再加上过去李建业曾在技术上帮过他们,几百吨煤的面子,泉城还是给的。经过商量,泉城可以先给他们六百吨,至于以后再用可以再联系。

    此时,杨东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拿着话筒半天都说不出话来。这一会儿的功夫,事情就颠倒了180度,心脏都有点受不了。杨东一直不说话,以至于李建业以为线断了,“喂,”了一声,他才缓过劲来。“李矿长,太感谢了,你让我们说什么好?”

    李建业说:“什么也别说,我们是兄弟企业,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杨东说:“真没想到李矿长对我们的事情这么上心,亲自与泉城联系,帮了我们大忙。不瞒你说,这几天因为燃煤问题确实已经影响到生产了,如果真的因为煤的问题导致生产出问题,我们无法向省里交待,也无法向国家交待。李矿长呵,大恩不言谢,下周我不管你有什么事情,你一定要抽空来省城一下,我们好好聚聚。”

    李建业在电话里笑了:“那都好说,我们先解决困难吧。你们现在就可以联系泉城,时间一定要抓紧。”李建业把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告诉了杨东。

    杨东千恩万谢地放下电话,那个瘦小的农民模样的李建业浮现在他的眼前,就连李建业那带有象山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也格外亲切。他感慨到: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告诉过我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我们总是不听,就是耳朵听了行动上也不信,这下是真的服了,打心眼里服了!

    杨东不知道,李建业曾是中国矿业大学采矿专业的研究生。

    杨东拉着李宜民来到王健的办公室,把刚才的情况和王健说了一遍,听了杨东和李宜民的话后,王健也觉得有意思,但他还是比较冷静。“你们觉得这事靠谱吗?”

    杨东说:“我觉得靠谱,从个性上看,李建业应该是让人相信的人。”

    李宜民也说:“今天他通过我专门向杨总传话,不会有别的目的,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国有煤矿,他又是个当领导的,犯不着搞其它什么猫腻。”

    “如果是这样,那可就太好了,其码这几天的难关渡过去了。”王健略一思索:“杨东,我觉得光打电话肯定不行,你还得跑一趟泉城,与李建业说的那个联系人接洽一下,看看情况,我也觉得有戏。”

    杨东说:“好,让霍总、李处长和我一块去。”

    王健还是在考虑李建业这个人,“杨东,如果真是那样,这李建业可是我们的大恩人了。”

    杨东点头,“我们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王健说:“你说的对,明天你们就走,我让办公室准备点礼品,不要空手去,还是坐考斯特公务车去吧,那车舒服。我在家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杨东一行就出发了。泉城比象山要远很多,杨东他们赶到泉城时,已接近中午时分。到泉城后,矿务局的项大海局长和党委书记接待了他们,并热情的在矿务局招待所款待了他们。午饭后,就有关购煤的事项也进行了洽谈,项大海告诉杨东,现在煤碳实在是太紧张了,不然的话可以多给他们一些,现在先用着,等下一步再谈。

    杨东一再表示感谢,项大海说,你们是李矿长的朋友,又是咱省里的大企业,要不是有这事,我们还高攀不上呢。既然杨总亲自来了,我们理应接待好,为了表示诚意,原先说好给六百吨,现在给你们增加一百吨,按七百吨算。

    杨东听了这话都有跳起来的感觉,心里越发对李建业充满了感激,对泉城矿务局的项大海局长充满了感谢。

    后来,泉城煤矿事发,项大海被批准逮捕。杨东知道后,亲自跑到泉城,和韩婷讲了当初项大海在他们危急时刻热心帮助他们的事情,请求韩婷与检查院联系一下,他去看望一下项大海,被韩婷劈头盖脸呲了一顿。但他给项大海的买的一些东西,在韩婷的协调下,被送到监狱里转到项大海手中。项大海拿到东西后,对杨东是自是感激涕零。

    合同签订后,杨东立即用电话将好消息告诉王健,王健也很激动,连声说“好,好。”当时泉城煤矿邀请他们多住几天,在当地玩一玩,他们婉拒了泉城矿的挽留,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泉城矿务局,返回省城。

    三天后,公司班子成员全体在雅顿大酒店宴请前来省城办事的李建业一行三人。王健、钱达昌等领导一直站在雅顿酒店的大门口,恭候着李建业,李建业还是那不修边幅的模样,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衬衣就走进了酒店,一看集团公司所有的领导都站在门口迎接他,赶忙说:“折煞我也。”

    人们众星捧月般拥着李建业走进包间,又是一番客气的推让,最后还是王健坐了主座,李建业坐在王健边上。

    王健代表公司赠送给李建业一个礼品,是一个不锈钢大园盘,中间用泛着金色的黄铜镶嵌着两只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象征着友谊与合作。这礼品制作精良,寓意深远。对此,李建业欣然接受,并说拿回去放到公司的接待室里,让大家都看看。随后,大家又轮番对李建业表示感谢,李建业拱手回礼。

    在酒桌上,李建业希望集团公司有关领导,不要计较那天发生的那件事,王玉新是个性很强的人,心中的那股气已经憋了二年了,总得找个由头发泄出来。另外一个象山确实也给不了他们煤,因为国家计划开不得玩笑。至于其中的误会,说开了就拉倒,过去的事我们今后不再提了。

    大家表示理解的同时,对李建业这个人的人品,都高看一眼。

    王健代表大家表示,那事已经过去了,以前公司那样做也是不对的,兄弟企业有困难,怎么能随意就关闭帮助的大门?好在物是人非,以前的事就一风吹了。他们非常希望公司和象山矿能成为兄弟企业,今后不管有什么事,只要说出来,公司全力支持。同时,请李建业给王玉新矿长带一句话,集团公司非常希望王总能来集团公司坐客,大家聊一聊,尽释前嫌。

    李建业表示一定转达,并代表王总敬大家一杯酒。

    那天的酒宴气氛非常的好,大家把酒言欢。

    杨东也请李建业转达他们对泉城矿务局的感谢,也请泉城项大海局长等领导来公司坐客。王健说:“泉城这地方我一定要找个机会去一下,当面对项局长表示感谢。李矿长也帮我们约一下泉城的领导,来省城一定要到公司来,我们全程负责安排,要车给车,要人给人,总之,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李建业再次表示一定转达。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泉城煤矿,后来发生了一起重大的透水事故,死亡十七人,在当时市长的压力下,脑子一热,隐瞒了事故真相,只在通报中说出了一起一般性事故,死二人伤一人,后被泉城日报的女记者举报。已经是泉城市委副书记的韩婷冲破重重封锁,最终将举报材料连夜送到省纪委书记手中,还原了事故真相,逮捕了矿长项大海,处理了当事人,掀翻了当时的市长,稳定了泉城的政治形势。也使她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正当泉城都在吵吵韩婷即将成为泉城历史上第一任女市长时,韩婷却突然间离开了泉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