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情狐之檀奴 > 第三十六章 香飘春耕

第三十六章 香飘春耕

笔趣阁 www.184185.com,最快更新情狐之檀奴 !

    <>.ntp*{:-:-;t:;}.ntp;n;}</>

    吴家沟要过春耕节!

    这和请先生教孩子们读书一样,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吴家沟一直是个被人遗忘的穷山沟。往年,春耕节前后这段日子都是这里的村民最难捱的时节,肚子里饥肠辘辘,腿肚子发软,能找到几根刚刚冒头的野菜吃就不错了,谁还有心过春耕节?

    今年不一样了。

    今年一则家家有余粮,不用饿肚子;二则这村里人都非常感念和爱戴潘家夫妻。

    “先生,”族长吴石受全村人委托,“先生授课辛苦,叨扰了。”

    “本分而已,族长客气了,请进。”潘安将吴石礼让进屋。

    二人落座后,容姬端上两杯热茶。

    吴石打开茶碗,轻啜一口,赞道:“好茶!先生雅致。”

    潘安笑笑,“族长美誉了。”

    “吴石今日拜访是有一要事与先生商议,请先生不要拒绝。”吴石面部表情异常恳切。

    “族长直言便是,潘安尽力。”潘安谦和。

    “先生,我想今年‘二月二’举办一次春耕节,”吴石略有些伤感,“我做族长都做了10年,可是我们吴家沟却从未举办过这类活动。”吴石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先生是读书人,定晓得自伏羲氏起就‘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了本朝,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可是,吴家沟太穷,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拿得出祭祀的物品过节?今年大家不饿肚子了,我就想着让大家也过过这个春耕节,一来让村民长长见识挺挺腰杆,二来亦是祈求老天爷保佑我吴家沟年年丰收啊……”吴石一口气说完,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族长为村民劳心劳神,潘安感知。潘安愿为春耕节尽一己之力。族长吩咐便是。”潘安和容姬都很喜欢这个民风淳朴的吴家沟。

    “多谢先生!”吴石一揖,“但请先生在春耕节上亲犁第一田,如何?”

    “第一犁本应族长亲耕,潘安岂能僭越?”潘安推辞。

    “自先生夫妇二人落户到吴家沟,吴家沟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村民们都说,没有潘先生和潘夫人,吴家沟还是原来的吴家沟。村民们真心敬仰先生,真心把先生夫妇当做吴家沟的贵人呐!”吴石站起来,对潘安深深一揖:“这是吴石的心愿,更是全村老少的心愿,但请先生不要推辞。”

    “这……”潘安有些犹豫。

    “吴石求先生了!”那吴石一撩长袍,就要跪。

    潘安慌忙一把扶住,“潘安答应就是。”

    二月二,春耕节。

    吴家沟再次沸腾了,比过春节还热闹。因为再穷,春节也是年年过,可这春耕节却从未有过。

    这天,天空晴朗,乍暖还寒,一大群孩童早就在族长家的耕田边上追逐得满头大汗了。一头戴着大红花的健硕大黄牛也早早的候在族长门前的耕地里,这牛身后挂着一个全新木犁,木犁上用大红绶带大大的打了个漂亮的结,远处还有11头戴着大红花的牛和打了漂亮红结的新犁,春耕的喜气洋溢开来,变成一张张笑脸和活泼泼的笑声。

    潘安和族长与挑选出来参加春耕的10个年轻壮汉走进场地。

    那潘安虽将长袍换成了短褂,却更显明眸皓齿,玉质金相,掩饰不住的动人神韵引男女老少驻足注目。

    族长则手里端着一个垫了红布的托盘,托盘里赫然放着一个肥大的猪头。其余壮汉手里均端着不同的祭品,有的是水果,有的是花生,有的是鞭炮,有的是龙须面,还有的是烙饼。这些祭品整整齐齐的摆放一排,大家看得眼睛发亮——都在暗暗祈祷老天,愿吴家沟每年都能像今天一样!

    寅时,全村村民全部到齐。

    卯时,春耕仪式正式启动。

    “二月二,龙抬头,”族长吴石高声宣布:“吴家沟春耕节仪式正式开始!”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孩子们闹腾得更欢了。

    族长带头跪地,潘安在侧,然后是参加春耕的汉子,后面则是全体村民。

    “吴家沟吴石带领全村村民祈求龙王,在我吴家沟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添丁增寿,年年丰收!”

    “佑我村庄,年年丰收”众村民齐声祈愿。

    众人三叩首,起。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吴石道,“请吴家沟先生潘安为春耕开犁!”

    潘安向众村民一揖,然后转身走到耕田边,那头戴着大红花的大黄牛,冲着潘安“哞哞……”的叫了两声,似在撒娇,逗得大家都调笑这牛也知爱美!

    那大黄牛无需吆喝,一甩脖子,就犁起地来,潘安只需扶住木犁即可。不消一刻钟,这牛就整整齐齐的犁出了一拢地;随即,族长吴石和其他10名壮汉一起下地,扶着另外11支犁也漂亮的犁了起来。

    “兔毫蘸墨饱,边写边念叨,耕耘陇亩外,财神月下笑”不知是谁唱了起来,大家一起跟着唱“财神月下笑,财神月下笑……”,春耕气氛越加浓郁热烈,大家喜笑颜开,竞相歌唱。

    就在那12头牛要把那块地全部犁完的时候,容姬带领十几个妇女,抬着7、8个大木桶,送饭到田间。

    饭菜的香味把大家都吸引了过来,有一桶面,一桶大饼,一桶水饺和几大桶猪头肉!

    这猪头肉做得实在太香了,吴家沟的村民怎会把肉做得这么地道?原来,这肉和这做法都是为了这次春耕节,容姬特意求杨夫人帮他找了个师傅细细学来的,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这肉还有三种吃法,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饼吃。

    “娘,这肉真香!”李家小儿吃得香甜。

    “是香,托潘夫人的福,不然老身这辈子也吃不到这么香的肉!”

    “肉是香,可是我觉得那潘夫人更香!”王家阿婆一边吃面,一边接话,“这潘夫人也是奇人,一身素服,从不用脂粉,却一身幽香,跟那奇美的潘先生真是天生一对璧人。”

    “他们夫妻啊,可是我们吴家沟的贵人啊!”

    大家席地而坐,说得愉快,吃得喷香,潘安亦赞那猪头肉,“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