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盗墓贼王 > 第二章 卸岭力士

第二章 卸岭力士

笔趣阁 www.184185.com,最快更新盗墓贼王 !

    <>.ntp*{:-:-;t:;}.ntp;n;}</>

    由于刚才外面声音传来的突然,于波并没有将人皮古扇收起来,而是直接拿着他就出来,此时听见大个子说到这把扇子,不由得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扇子。而此时,大个子也注意到了于波手里的扇子。

    大个子笑了笑:“哈哈哈!看样子,我今天运气不错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你就在这屋檐下啊!”

    于波看了一眼扇子,又看了一眼大个子:“你要这把扇子,要它有什么用?”

    大个子说道:“有什么用?这点你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比较好!”

    于波看了一眼大个子,说道:“哦?这样的话,我恐怕是不能把它给你了。第一,它是我外公的遗物。第二,你什么事情都不说,我就把它给你,好像不太现实吧!既然你不说,那就请回吧!不送了!”说完,于波转身就往里屋走去。

    大个子看于波转身就走,立马喊道:“喂!姓于的,等会!”

    听到大个子的喊声,于波转过身笑着说道:“怎么?还有事?”

    大个子想了想,然后极不情愿的拉开了自己左手的衣袖,说道:“啂!你看!”

    虽然大个子卷起衣袖,于波也将目光集中在了他的左臂小臂内侧的位置上。只见大个子小臂内侧的位置上有一个成年男人手掌大小的刺青,与其说是刺青,倒不如说是胎记,它呈现暗红色,图案也是怪异的很,有点像汉字“兄”,只不过上面的口两侧并没有合在一起,中间还多了一个逗号一样的半圆,再加上字体圆滑,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长了腿的眼睛一样。

    这个图案虽然怪异,但是于波却是在熟悉不过了,因为在他的左臂上也有一个同样的好似刺青一样的胎记。这个胎记打于波记事儿的时候就已经在了,不过,他有他的妈妈和外公也都在同样的位置有这个胎记,他曾经问过外国为什么他们家的人都会有这个胎记,可是,每当提起这个事情的时候,他的外公都会大为生气,就好像他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一样,以至于他后来一个字也不敢提起关于这块胎记的事情,如今,又有人带着和他一样的胎记来找他,于波着实被惊到了。

    大个子看着瞪大了眼睛的于波继续说道:“我想你应该认识这个标记吧!”

    于波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大个子见于波知道这个胎记,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我爷爷说的没错。既然这样,现在你有两条路走,第一,你跟我走,去把这事儿解决了。第二,你把扇子给我,我自己去解决这事儿。你自己选吧!”

    于波皱着眉头疑惑的问道:“解决?解决什么?”

    大个子一愣,说道:“看来你是什么都不知道啊!他们真的什么都没告诉你吗?真是的!那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你吧!不过,你能让我先进屋吗?顺便给我倒杯水,谢了!”

    不等于波答应,大个子便自顾自的走进了里屋,于波去厨房倒了杯,也跟了进去。

    原来,大个子姓闫,单名一个远字。由于从小也是打架斗殴的主儿,所以身边的人都叫他阎王,他自己哪,也觉得这是一个挺酷的名字,也就照单全收了。而至于他们身上的胎记,那就得从他们外公和爷爷那辈说起了。

    于波的外公姓刘,名军校。闫远的爷爷叫闫山孔。这二位都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一等一的倒斗高手,在他们手底下出国的明器那是数不胜数。不过,由于各自的派别不一样,所以,一向都是各自为政。闫山孔是属于摸金校尉,研究风水五行,观天问地。而刘军校则是代代单穿的卸岭力士。这一派在倒斗行业里是相当特殊的一派,从来都是一个师父一个徒弟,从不多传一人。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糊涂。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而于波的外公,刘军校就是这派当中最有名的人物。

    其实,在倒斗界里很少会出现两个或者几个派别联手的情况,不过,凡是都有特例。1951年,刘军校在一次倒斗的时候无意间得到了一件古扇,古扇由人皮制成,与此同时,还得到了另外一样东西,那就是一块龟甲,而这两样东西真是记载了,被项羽所焚烧的阿房宫地宫的确切位置。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火烧咸阳宫殿,"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不过,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诗中极度描写阿房宫的壮美,让后人对项羽火烧阿房宫深信不疑。不过,这只是人们所了解的一部分,在秦二世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秦二世命人将大量财宝藏于阿房宫的地宫之中。当时,在秦二世身边的伺候的宦官叫做李世,他命人将地宫入口的位置刺在人皮之上,并涂抹特殊药水,需浸入特殊液体才能看到。同时,也将相关文献记载龟甲之上,以盼秦氏后人复国时,得以使用。可没想到的是,秦朝一去不复返,而这两样东西也就随着他一同进了棺材,直到刘军校将其倒出。

    阿房宫建筑面积庞大,光寝宫面积就达万平,再加上对地宫的保密,所以后人几乎不知道有地宫的存在,更别说入口了,如果没有这块龟甲的记载和人皮古扇地图的指引,相信就算再过上千年也无人可以找到。

    但是,秦朝对防范摸金倒斗的经验已经相当的丰富,就如秦始皇陵,就算过了数千年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活着开启他的陵寝。刘军校知道,要想倒了这个大斗,光凭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指定不行的,他得需要帮手。

    于是,刘军校开始广发英雄帖,当然,他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招揽能人异士,这种帖子一般都是出现在各地的黑市当中。

    刘军校在帖子中写道,“西面上头一面大旗,一人之力摇的紧。哪位山头翻的多,手里过个几条龙,盼着拉兄弟一把!”这是典型倒斗的黑话,意思大概就是“我这儿遇见一个座大墓,里面有很多宝贝,我一人倒不出来,盼着遇见几位倒斗届的高手一同前去。”当然,除了这些话之外,刘军校也附上了自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其实,在倒斗届里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各行各业、各个门派的行规不同,几乎不会出现不同两个或者几个门派共同倒斗的情况。比如,摸金校尉就会喜欢在墓室的东北角点上一根蜡烛,并有灯灭鸡鸣不摸金的说道。可是,卸岭力士就不会有这样的估计,他们只讲究三进三不进。所谓的三进三不进,其实指的就是一个墓室他们只可以进去三次,在这三次里面你愿意拿多少拿多少,有本事你就把墓室搬空,但是,过了三次就不可以再进了,如果强行再进,祖师爷就不会再护着你,至于后果那你就自己承担吧!至于三不进,指的是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指百姓墓室绝对不进,这一点就要从最早的卸岭力士的发源说起,和摸金校尉的创立就是为了倒斗不同,卸岭力士相传是天上的一种仙位的别称,由于起源过早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卸岭力士都具有极高的功夫和巨大的力气,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卸岭力士的一员。最早的卸岭力士并非盗墓贼,他们只是负责古时候的开山建道,但是,到了后期,为了维持生计逐步才过渡到倒斗摸金这行,不过大多也都是劫富济贫的豪侠,所以,他们从来不摸贫苦百姓的墓穴。第二不进是指不进女人墓,也不知道是从那辈儿传下来的规矩,卸岭力士是不可以开女人棺椁的,一旦进入墓穴后发现是女人墓,必须将所摸之明器原样放回,然后,三拜之后退出墓室,具体这样的规矩因何而起,这个就无从考证了。最后一个不进就是不可以白天进墓。卸岭力士一向功夫超绝,自认力大过人,所以他们从不白天进入墓穴,那样会觉得毁了自己的名声,所以,他们无论多凶的墓都是三更进五更出,当然,也有很多卸岭力士的高手折在了这个规矩之上。

    由于摸金行规的限制,当刘军校贴出这样的英雄帖之后,还真的引起了一片哗然。很多人不愿意与刘军校合力,但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招到了七个人。这七个人分别是摸金校尉的闫山孔、李硕、李明月,发丘的王二、小李和搬山道人无量和无仁道长。

    刘军校将七人安置在了西安城外十几公里的一家小旅馆里,由于这个地方距离市区比较远,所以条件特别的差,每天也只有半个小时的热水,不过,这些人都是摸金倒斗的大家,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条件每个人也都并不在乎,在他们的心里倒是更在乎刘军校手里和嘴里所指的那座大墓,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埋藏在地下的宝藏。

    阿房宫修建于公元前212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花巨资所建造,后被项羽所烧。相传,秦始皇觉得咸阳城太小于是下令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可是直到他死了阿房宫也没能修完。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命人修建,足足修了近百年。后人只是直到阿房宫地上的建筑是多么的奢华,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到阿房宫地下的秘密。如果不是这把人皮折扇和这块龟甲的流出,我想就算再过几千年也不会有人直到如此庞大的阿房宫下面居然埋藏着如此巨大的秘密。

    刘军校将龟甲从身上背囊中取出,放在众人的面前。众人接着屋子里并不算太亮的灯光看了过去,只见龟甲上刻着类似小篆体的文字。

    “这上面刻的是什么玩意?”说话的李硕,他是东北人,个子不高,但是结实的很,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倒斗的功夫却一点不差,在行里有个绰号叫“地鼠”。

    “无量佛!贫道认为这是大篆体。”无心道人说道:“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都有各自的文字,各家虽然大不相同,但相差的却不多。”

    “这里面说的是啥?”李硕急忙问道。

    无心道人拿起龟甲看了一会儿,“这里面讲的是阿房宫地下的秘密。”这个无心道人虽然是搬山道人,但是他在史学与品鉴方面却有着相当渊博的知识,“这里面记载的是,秦始皇嬴政在灭了六国之后,从六国哪里得到了无数的财宝,但是,由于数量实在过多,他并没有将这些财宝放入国库,只将一小部分拿出来用于军备和修建皇城,剩下的绝大部分他都将其藏入阿房宫的地下,以备不时只需。更重要的是,里面藏了一样极为稀有而珍贵的物品。”

    “什么?”众人听闻,急忙问道。

    “定海珠!”无心道人说道。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