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伴云来文集 > 双星遥映辉月

双星遥映辉月

笔趣阁 www.184185.com,最快更新伴云来文集 !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可是,属于妇女的星星有几颗?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妇女一直处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重重束缚之下,无政治权力,无社会地位,经济不独立,人身不自由,妇女过着受歧视受压迫的的屈辱生活。从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到后来妇女万马齐喑的局面,不禁令人感慨万分,痛心之极。封建社会的历史,其实不过是一部男人的历史,文治武功,帝王将相,叱咤中华历史风云的,难觅女子纤细的身影。

    不过,最近一口气看了雁城盛明明先生一代女魂唐群英的讲座,我心中一动。一代女魂?我不禁想起我也敬仰的一代词宗李清照。

    一代君王、一代名相、一代文豪、一代枭雄能以“一代”冠之的人物,史书并不多见。而妇女中,有李清照被誉为一代词宗,唐群英被誉为一代女魂,她们两人,在男人以外的半边天里,同放异彩,共辉日月。中国妇女的顽强、坚韧,足见一斑。

    她们都出身于非凡的家庭,自幼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同样生活在战乱的时代,历经了民族的惨痛;也都将满腔的爱国激情,浇铸成铿锵的诗句;也都遭受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这本来足以毁灭一般女性的惨祸,恰恰却让她们完成了自身的涅槃——一个在词的艺术上得到升华,被誉为一代词宗;一个投身于革命,致力于女权运动,被誉为一代女魂。

    李清照108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著名的学者、散文家,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也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幼时即好学,尤工诗善词。唐群英1871年出生湖南衡山北麓的新桥黄泥町。父亲早年务农,后投军,以军功擢升将军,壮年归隐。但她的父亲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修建了三间书屋,延请了名师,让子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唐群英少时即有才女之名。应该说:她们的童年、少年都要远远比同龄人幸福。但李清照幸而生在北宋。北宋虽开始出现缠足陋习,但并不多见。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大兴,封建纲常对妇女的束缚摧残,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对缠足的陋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妇女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闺阁,连家门尚不得出,遑论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人身自由等,这样,妇女一步步沦为男人的附庸。

    唐群英生活的晚清时代,几乎无女子不缠足。她自幼即自发地反抗对妇女的压迫,坚决不肯缠足,可见,她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权意识即已崭露头角。同是女子中杰出的代表,这种觉醒、反抗的意识,则是李清照不具备的。

    她们在不能自由择婿的封建时代,居然不约而同地幸运——夫婿趁心如意,婚姻一度幸福美满。李清照嫁给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赵家也是书香门第,赵明诚此时正在大学就读,后成为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婚后,李清照成为赵明诚的知音和合作者。两人虽无子嗣,但每天搜金集石,吟诗填词,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1127年,金兵攻陷京城,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即历史上的“靖康之难”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逃难。不久,赵明诚病死江宁,李清照孤身一人沦落江南。家破国亡,风雨飘泊,此情何堪!而南宋小朝廷苟且偷生,偏安一隅,她对国家命运关切忧虑之余,更增愤恨。她以诗句抒发了她对投降派的谴责:“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游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初期的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更是她爱国的最强音!词的内容,由南渡前期写少女的欢乐、夫妻的深情、生活的悠闲,转而悲叹自己的身世,和对故土家园的深切怀念,显得低回流转,凄苦深沉。但她始终没有走出闺阁,于斗室之中,咀嚼苦痛,呕心吐血,凝魂铸字。她以女性的身份、特殊的经历写词,写情写景都相当写实,真切自然。而后期作品,甚至突破了妇女的情意和感觉的限制,豪健而飘举。她善用白描铺叙的手法,构思新颖,意趣高雅,语言生动晓畅。她以一妇人,而能在名家迭出的南宋词坛,独树一帜,创“易安体”乃抗轶周柳,且与李太白、李后主并称“词家三李”又为宋婉约词派四大旗帜之一,曰“闺语”清四库总要称其为“词家一大宗”

    当此际遇,八百年后的唐群英选择不同。唐群英20岁时,与双峰荷叶曾国藩的堂弟曾传纲结为伉俪。婆母贤淑善良,夫婿英俊魁梧,文质彬彬。唐群英陶醉在小夫妻的幸福之中,但仍然勤奋学习,关注国家大事,并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姐妹。然而晴天霹雳,唯一的女儿竟然在3岁时夭折,过了两年,丈夫又猝然病逝。唐群英一下子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悲痛,但她没有被悲痛压垮,而是毅然冲出封建礼教的牢笼,大归娘家。其时外侮频繁,国势日蹙,而清廷因循守旧,卖国投降。唐群英从许多进步书刊中得到启迪,逐渐醉心新学,仰慕日本的明治维新。又闻康梁等人正在力倡维新,遂决意去日本学习。“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犹居沧浪里,誓作踏波雄!”她不甘心斗室度日,而立下“钧天、换风”之志,发出忧国忧民之叹。从此,她踏上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为争取妇女解放奋斗不息的道路。

    她是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为推翻帝制,创立民国浴血奋战。她积极倡导男女平权,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女子参政运动,向封建男权发起猛烈冲击。晚年,大兴女子教育,创办了五种女子报刊,十所女子学校,倾尽家资,竭穷心血。今天我国的妇女解放在世界上最为彻底,唐群英功劳卓绝,贡献最大。1991年12月8日,唐群英诞辰120周年,康克清女士欣然题词,她认为国有国魂,军有军魂,民族有民族魂,唐群英则是一代女魂,于是她挥笔题写了“唐群英一代女魂”七个大字。

    李清照,唐群英,她们出生相隔八百余年,家乡相距二千多里。她们同是封建时代里杰出的女性知识分子,一个为世人留下漱玉集几十首“无一不工”的词,对后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诗文之余,致力女权运动,解救中华亿万妇女于水火。她们对历史的影响,在历史上的地位,难分仲伯。在历史的长空,这两颗明星南北遥相辉映,流光溢彩,亘久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