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妾居一品 >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七章

笔趣阁 www.184185.com,最快更新妾居一品 !

    元媛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只是我在那庄子上还有许多事情没做,若回了王府,可都做不成了。我还想多做些市面上没有的胭脂,还要种一个药材园子。还有琴棋书画,我还说开春后就要跟盼儿姐姐学习呢。还有那些针线女红,我也不过刚刚及格,你是知道的,以前在家里我地位低下,根本摸不着那些布料和缎子,做的全都是些粗活。”

    萧云轩爱怜的搂住了她,轻声道:“没关系,那些都过去了,以后在王府,再别想有一个人指使你做那些活计。至于你说的胭脂和药材什么的,这有何难,你要什么材料我就给你买去,你要想种什么,咱们王府后面就是一大片荒地,足足有十几亩呢,原来是预备盖园子的,恰巧爹娘不愿意铺张,就撂下了,地都是好地,我再找几个通这方面技术的农妇帮你,这根本不算什么事。至于针线女红和琴棋书画,我是不在乎这个的,又有几人能够做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样的诗句来,只这一样,你便比那些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才子才女们强了不知多少倍。针线女红什么的,又不是没有下人,更不必你操心。“

    萧云轩说一句,元媛的眼睛就瞪大一分,待他说到最后,元媛的一双眼睛都瞪圆了,哼声道:“好哇,让你说的,我是半分不回来的理由都没有了。哼,也不见你这么聪明,就能把我的路都给堵死。“

    萧云轩笑道:“我只是说这些都好解决,又没有强逼你,我现在可是领教过姑娘的厉害,哪里还敢放肆。只那一个避不见面,就害得我差点儿遗恨终生了。”

    元媛“扑哧”一声笑道:“你到底是有多怨念这件事?必得时不时就提一下。好了好了,明天我还要把王妃院里家常用的东西都搬过来,有的忙呢,所以要歇了,小王爷也请早些移驾吧。”

    萧云轩笑道:“也好,我今儿可不在你这里了,上回忍得我血气翻涌,差点儿得内伤,偏这阵子你我都忙的要命。你看看等年过了,我可再不会饶你。”说完笑着去了,这里元媛想到年后,自己是一定就要和萧云轩在一起了,不由得脸红的都要滴出血来,忙吹熄了蜡烛,也歇息了。

    第二日忙了一上午,总算事情都弄妥帖。接着王妃又交给她几样琐事,倒也没什么重要的,无非是采买些年货,置办些过年用的请帖,库房里那些过年用的灯笼和扎花布幔垂帘等的都要拿出来预备着。

    如此匆匆又是几天过去,就到了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早上,元媛照常来给王妃请安,却听她笑道:“是了,昨儿王爷还说起你去年做的那个小点心,叫什么来着?”旁边柳枝忙提醒她道:“是油角。”

    “对对对,就是油角。”王妃笑了笑:“看我这记性,越来越不中用了,若没个人帮着,还真是不行。”说完便看了元媛一眼,元媛连忙谦逊了几句。又听王妃道:“你今儿就先别忙了,我特意让兰嬷嬷找了几个手脚伶俐的媳妇,你就教她们做这油角,等王爷从宫里回来,趁热让他吃几个,心里必定欢喜。是了,还要多做一些,去年太少了,且又是除夕前一天送过来的,已经赶不及进到宫里,今年多做了些,明儿王爷去上朝后,咱们就直接献给太后皇上。”

    元媛连忙答应了。一旁的顾盼儿也十分好奇,她吃过元媛做的那道红薯点心后,就对对方的点心十分倾心,此时听说又有另一种点心,不由得跃跃欲试,见元媛告退,她也跟了出来。

    当下两人就来到厨房里,只见那儿早单独劈出一个大房间来,十几个媳妇在那里预备着,还有些烧火的婆子丫头。

    元媛就命人从库房里取出几十斤花生,吩咐媳妇们炒熟了,她自己亲自用白糖猪油等和了面,打算炸一些麻花,虽然麻花这王府里也常吃到,但都是那种脆生生的小麻花,还没有现代吃到的那种蜂蜜脆皮麻花呢。因为元媛穿越之前也是个吃货,且对点心情有独钟,一旦吃到好吃的,必然要知道做法,所以这些都难不倒她。

    顾盼儿一边按照元媛说的和她一起做麻花,一边啧啧叹道:“虽还没炸出来,却好像已经闻到香气了。真真奇怪,竟然是用蜂蜜猪油来和面。猪油我知道,我们做苏式点心,一般就是用这个,却不知蜂蜜也可以这样用。”

    元媛笑道:“是了,我怎么忘了你是扬州人。扬州的小吃和点心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不行不行,你今儿吃了我的点心,也必要做几样拿手的给我尝尝,不然待会儿那油角就不给你吃。”

    顾盼儿笑着答应了。元媛又叫过芳草道:“你挑上两个小厮,去库房里把我年前送过来的那筐红薯找一找,找到了就捡二十几根过来。”

    芳草答应一声就去了。顾盼儿看着她的背影,笑道:“你这些丫鬟也都不错。年后你若真的就要在这府里落地生根,倒要想个法子将她们留在身边。只是她们也都大了,没几年便要嫁人的,这可是王府,随便一个小子也比寻常人家强多少倍呢,配一个,也就不枉她们跟了你一场。”

    元媛笑道:“是啊,你看芳龄和小九儿的事,就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只是王府中人也是良莠不齐,我必得给她们好好把把关。只是舍不得,万一将来她们都去了,我还要用那些新人。”

    顾盼儿笑道:“怕什么,我估摸着你回来后,可就不是在庄子上那模样了,身边怎么着大丫鬟小丫鬟也得十来人,到时用心拣选调教就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你这么个现成的榜样在这里,还怕那些人能坏到哪里去?”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芳草已带人将红薯拿回来了,她也用不着别人帮忙,就在一口大锅里添上水,将二十根地瓜放进锅里蒸着。

    元媛回头道:“你先别都蒸熟了,留几根我还有用。不过今儿是做不成了,等明天吧。”说完回过头来,对上顾盼儿询问的目光,她便笑道:“没什么,王爷喜欢吃煎的地瓜片儿,我想着再给他烤两根吃吃,不过若吃了今天的东西,只怕那两样也就平常了。”

    顾盼儿笑道:“可不是吗?你还没把那红薯点心做出来呢。”两人说说笑笑着,就做出了上百根的大麻花,其中元媛还做了几根经常在超市里买的那种特大号麻花,然后一起进锅里炸起来。

    此时花生也悉数炒熟了,她就命人去皮碾碎,虽然这程序十分繁琐,好在人多,那些媳妇们又叫了十几个丫鬟媳妇过来帮忙,大家听说是做元姑娘去年送的点心,个个兴高采烈,不一会儿,十几斤花生已经碾成了几簸箕的花生碎。

    元媛拌了白糖,红绿丝在里面,就教人包起来。这边顾盼儿看着那些麻花的火候,她本就是精通厨艺的,因此虽然没炸过这么大的麻花,却也难不倒她。

    一时间整个大厨房忙的热火朝天,须臾麻花炸好了,众人尝了尝,都是一片叫好声。过一会儿下了一锅油角,也是引起一大片赞叹,那地瓜也熟了,元媛忙着用糯米面裹了瓜瓤,炸地瓜丸子,这东西软烂甜香,也是好吃之极。

    正乱着,忽见一个丫鬟走了进来,元媛认得她,是王妃跟前的一个中等丫鬟叫做碧云的,只听她笑道:“真真是香飘十里啊,成侧妃那样高傲的人,就因为从不远处路过,闻到了这味儿,都忍不住在王妃面前说了。这下引的王妃也馋不住,命我先拿几盘子去应急呢。”

    一面说着,就来到元媛面前,看着她道:“真是三年大旱也饿不死掌勺上灶的,你们在这里得便了开吃,却让我们在那里空等。”

    元媛笑道:“刚预备下来。之前只怕味道不好,所以大家尝了尝,这第二锅刚炸出来,还烫着呢,碧云姐姐拿去了正好。”一边说着,又道:“是了,不知道如霜姨是不是也在王妃跟前,她虽有身子,只怕这时候反应已经过了,也能吃这些甜食。”

    碧云笑道:“可不就在那儿呢。呀,这么多种,这都是什么东西啊?不如你还是和我回去一趟,大家一边吃也好一边问个明白,不然我可答不上来。”

    元媛看了看四周,便问那些媳妇道:“你们都看明白了吗?往下的自己会不会做?”那些人其实都是厨房里的,于这方面最精通不过,闻言齐声答应都记住了。元媛便对顾盼儿道:“既如此,不如姐姐就和我一起回去吧,在这里烟熏火燎的,别把你再弄病了,到时候江先生可要找我算账。”

    顾盼儿白了她一眼道:“你就使劲儿取笑我吧,哪里像你说得那么差,纵然以前身子不好,也是在那种地方熬出来的,现如今我不知有多快活,寻常病也找不到我头上。”一边说着,却也解下了身上的围裙,和元媛一起走了出去。

    碧云将两个大食盒交给门边两个婆子提着,待走到正屋外,她方接过去,还没等进屋,就听见屋里有说说笑声传出来。元媛心想王妃真是好手段,这王府里虽然是暗流汹涌,但是表面上却能一团和气,只怕就连老王爷,都不知道他这些妻妾各自心中的那些道道呢,王妃则定必是清楚的了。

    因一边想着,就走了进去,碧云将食盒放在桌上笑道:“王妃娘娘,我去的时候,姑娘已经预备好了,这是才出锅的,正热着呢,几位侧妃娘娘和姨娘也赶紧尝尝新鲜。”

    众人都带着笑容起身,只看了食盒里的东西一眼,面上就都露出惊奇的表情来。王妃也在炕上笑道:“那个东西那么大,是什么?看形状倒和我们府里日常做的小麻花有些像,却又大得多了。”

    元媛连忙上前,亲自洗了手,在那巨大的麻花上撕下一块递给王妃道:“这是我平日里做的大麻花,不像小麻花那般脆,是软的,娘娘你尝尝。”

    王妃接过来吃了一口,细细品了品滋味,呵呵笑道:“你们也都尝尝,这麻花味道倒是独特些,吃起来比那小脆麻花好吃多了。”

    众人此时嘴里或者塞了油角或者塞了地瓜丸子,哪里还顾得上,只都一个劲儿点头,言说好吃。挨个儿尝了一遍,发现这些点心都是以甜香为主,不似素日里点心那般油腻,且风味不同,于是不由得都交口称赞。

    众人一边吃一边夸一边闲话,元媛替她们忙碌张罗着,因顾盼儿的身份是客,也没有动手帮忙的道理。只是这一番忙碌下来,这些女人哪个不是厉害的,冷眼瞧着,发觉这个元媛虽然身份低,但言语举止无一处不得体,不由得都对她刮目相看。

    这里元媛来到如霜的身边,温声道:“如霜姨,我见您吃的也不少了,您可是有身子的人,这东西毕竟油腻,还是少吃为妙,我让人去端一碗莲子汤给你。”

    如霜笑道:“哎呀,我也知道吃的不少了,只是停不下嘴。”一边说着,就拿起帕子擦了擦嘴,又道:“我也不喝什么莲子汤了,喝碗茶就好。”

    元媛便由得她去,又听左姨娘问她道:“是了姑娘,今儿早上我早起的时候,恰好在梳妆盒里发现一支珠钗,那还是瑾妃娘娘赐我的呢,我都这把年纪了,那珠钗太张扬了些,我想着你正是青春年华,就命人送了去给你,你觉着怎么样呢?”

    元媛一怔,连忙笑道:“竟有这样事?我还不知道呢,多谢姨娘费心想着。我只因早上便到厨房里去忙了,直到现在也没得闲儿回屋,回头我亲自谢姨娘去。”

    左姨娘笑道:“什么谢不谢的,倒生分了,你今儿给了我吃这些东西,就是一片孝心。”

    王妃也在旁边道:“可不是说,若论起孝心,这孩子比云轩可还强呢,我就早上说了句王爷爱吃她去年送过来的油角,她便去张罗做了。回头我还要送些进宫里去,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是个新鲜。”

    她说到这里,不由得便停顿了一下,喃喃道:“咦?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吃着这么奇怪,好像没吃过这东西,但细嚼嚼,又觉着这味儿透着股子熟悉。”

    元媛抬头看去,只见王妃手上拿着一个地瓜丸子,就忍不住笑道:“娘娘说的这个东西啊?唉,别提了,就为它,差点儿有一场大风波,当日小王爷那封信,说不定也是因此而起。各位姨娘也尝尝,只怕你们也知道这东西的。”

    她这一说,登时就引起众人好奇,大家纷纷尝着,就听成侧妃道:“别说,还真有些熟,就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一旁的简侧妃忽然道:“我吃着怎么倒像去年宫里赐下的那个玩意儿,只是细品品,味道儿又有些不太像,似乎多了些米香气,且粘软烂滑,和那东西又不太一样了。”

    她这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华姨娘就道:“说到底,去年赐下那东西时说的那样郑重,到底有没有个结果啊?”

    一众人便就着这个问题讨论了下去,在她们看来,虽然元媛这味道和煎地瓜片儿有些相像,但断然不会是那种东西,当日那可是随着旨意一起赐下来的金贵物,皇上是下了重赏的,说若能在民间找到这种东西,官爵银钱都不必提。哪里能这么容易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元媛只抿着嘴儿笑,也不说破,忽听人说:“王爷回来了。”众人都十分惊诧,纷纷站起来接出去,一边就道:“今儿真是稀奇,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往常不到申时,也是回不来的。”

    不一会儿,王爷萧应就在众多妻妾的簇拥下进了屋,元媛连忙拜见,就听王妃道:“这便是咱们那儿媳妇,王爷还从没见过呢。”

    萧应本来对元媛是没印象的,但因为最近的几起大事,所以对这个名字也是熟悉了,且印象极好,因此便点头和蔼道:“好清秀伶俐的丫头,看眉眼便透着一股精明劲儿,难怪连老三在她手里也讨不了好去。”

    众人都知道王爷指的是之前三王爷买地的事情,成侧妃扶着王爷笑道:“何止呢,最难得是心灵手巧,孝心可嘉,王爷且尝尝,这些东西可都是那孩子忙活了一上午做出来的。”

    元媛看了看王妃,就想扯着顾盼儿退出去,却听王妃笑道:“怕什么?他是你们的长辈,还用得着讲究那么多男女之防?就坐着吧,别看他这时候回来,只怕一会儿就又要出去。”

    萧应笑道:“今儿你可说错了,原是皇上怜我老迈辛劳,又说年关将近,许我回家歇一歇的。”

    顾盼儿在旁边沉稳笑道:“王爷真会谦虚,看您龙行虎步的,只怕寻常后生还走不过您,哪里就说得上老了。”一句马屁拍的老王爷心花怒放,呵呵笑道:“瞧这孩子会说话的。”

    元媛又道:“娘娘,各位侧妃娘娘,姨娘,如霜姨,我却还是要出去一下,厨房里原就预备了点儿东西,要做给王爷吃的,且容我告退,一会儿就回来。”

    王妃笑骂道:“这话是怎么说,什么金贵东西?只能给王爷吃,倒不先拿给我们,才来几天,就和我们藏私了。”

    元媛笑道:“娘娘可折杀我了,原是听小王爷说王爷爱吃这东西,因此才特地要去做的,其实和刚刚娘娘们吃的东西也是一样的材料,只是做法略有些而不同罢了。”

    言罢,众人都纷纷撵她出去,又笑道:“多做一些儿,且让我们也跟着王爷沾沾光,尝点子新鲜东西。”

    元媛出去了,这里顾盼儿也不好久坐,寻了个时机告退出去。不一会儿,果然见元媛端着一个食盒过来。

    她把食盒放在桌上,待揭开来众人凑上前看时,本来的嬉闹声便刹那间静了下来,整个屋里落针可闻,就连丫鬟们也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忙收了笑容,惊疑不定的互相对望着,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